首先,寓教于乐是方向
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,应急管理涉及方面较广、学习内容繁杂,学习难度自不必言。传统的应急知识学习主要依赖公众发挥主体意识,自发观看视频或者图文资料,其枯燥让人难以长时间坚持。即使能有简单的教学培训,也基本以填鸭式教学为主。作为需要活学活用的技能,死学硬背肯定不行,只有实行学习娱乐化,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要学习的内容以生动、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公众的面前,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,提升效率。
其次,激励机制是保障
应急知识培训虽然对公众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技能学习,但是并不能为公众带来直接的利益,只有当公众面临灾难时这些技能才能发挥效用。然而,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所面临的生活压力、工作压力越来越大,他们更情愿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技能学习中。因此公众应急知识学习迫切需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,能够让公众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持久的激励,这样公众应急知识学习才可持续进行。
再次,集成平台是基础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,先后出台多项举措加快应急产业发展,加强公众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参与。但目前国内依然缺少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集成平台,为公众应急知识学习提供专业、综合服务。因而要加强公众学习必须先做好基础工作,建好平台。
互联网商业趋势顶级预言家亚当·L·潘恩伯格:
游戏化其实是一套完整的制度、机制和规则,保证一个激励系统良好运行,提升人们的参与度,增加快乐并提升生产力。
美国著名游戏设计师伊恩·博格斯特:
如果设计足够巧妙,游戏机制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,驱使人们在做某件事时全情投入。
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简·麦戈尼格尔:
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,游戏化可以让现实变得更美好。游戏化将要实现的四大目标:更满意的工作、更有把握的成功、更强的社会联系及更宏大的意义。
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:想要做某件事情的冲动,被我们称为“内在动因”,因为这是被内心的渴望驱使的。而感觉自己不得不去做某件事的动机被称为“外在动机”,因为这种动机来自外部。游戏化就是通过游戏化理念的介入,引进游戏核心要素、建立游戏机制,在游戏化学习场景中让人们找到游戏时的激情和乐趣。通过荣誉机制、竞争机制等游戏机制和社交化平台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内在动因,把外在动因转化为内在动因。
游戏化 - 利用游戏化激励元素,如积分、金币、钻石、水晶、勋章、排行榜、职业等级等方式激励,提升公众应急知识学习参与度。
社交化 - 通过结对学习、评论、点赞、吐槽、打赏、挑战、聊天,在社区学习活动中互相促进,共同成长。
场景化 - 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,每一个学习课程项目,都拥有游戏沉浸感的学习场景,学习路径设定清晰学习目标,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。
任务驱动 - 通过学习项目设计,制定学习路径,通过学习任务引擎引导公众学习进程,及时反馈机制不断激发公众学习动力。
知识共创 - 资源共建与公众分享的方式,让公众参与学习与贡献。
“应急卫士” 吸取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已有经验和知识,每一个学习课程项目,都可拥有游戏沉浸感的学习场景, 学习路径设定了清晰的学习目标,集合各种学习资源,多媒体视频、图片、文字、测评,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。学习完成后,具备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能力,更有可能为社会贡献一份满满的正能量!
每一关的学习均是通过观看视频和动画片,陪伴动漫人物学习,轻松学习,愉悦答题,获得金币和经验,可以到商场中兑换喜爱的礼物,还可以到许愿池中许下自己的小秘密,通过不断闯关来实现它!
公众通过学习获得知识、技能、胜任力与文化感知,获得勋章证书,赢得排行榜。在学习过程中,获取不同奖励维度的虚拟货币(积分、金币、钻石、水晶),虚拟货币可以组合购买折扣商品,在交易市场兑换可流通的金币,在鼓励协作的任务中相互赠予。